据路透社报道,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上海外服2月17日发布的一项调研指出,有超过80%的中国内地企业已经复工。
成都国际铁路港向全球多式联运参与机构发出构建亚蓉欧大通道的邀请。这为中欧班列的无序竞争形成制约。
这些措施取得积极效果。2018年12月,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通过了《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等制度文件;确定了建立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统一对外议价、开展宽轨段集并运输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一带和一路连接起来,形成了亚欧运输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的作用更加凸显。实际上,要求中欧班列降低或者取消补贴的呼声渐起。
张晓东向第一财经表示,产业支撑力大的城市,补贴逐渐取消没有问题。此外,四川省政府也积极支持全川共建亚蓉欧产业基地,此次会议邀请川内12个地市州,通过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带动川货走向全球,吸引外向型产业落地。1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六届一次会员大会在京召开。
在产品端,要严控产能过快增加,防止造成新的过剩上做文章;在原料端,重点是铁矿石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要在抵制垄断、炒作,提高交易透明度上形成合力,推动贸易机制进一步加快完善。六是建立实施钢铁原材料保障战略。二是钢铁材料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沈彬指出,要在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上多出实招。
六是行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中钢协将于近期启动建设钢铁工业大数据系统,为钢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数据支持。行业利润回升,资产负债率下降。钢铁行业要彻底转变过去依靠规模扩张、低价竞争的老路,将认识统一到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出口钢材的板管带比从51.99%增长到73.25%,出口单价从559美元/吨增长带931美元/吨,钢材价格回升企稳。
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监管;研究改进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多措并举,拓宽铁矿石供应渠道。具体来说,一是科研投入不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祥明指出,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高祥明表示,2015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11.28亿吨,而粗钢产量只有8.04亿吨,产能利用率71.3%。
随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钢铁产需重归平衡,行业运行基本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严禁新增产能。
新当选的中钢协2020年轮值会长、沙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沈彬指出,2020年,钢铁行业要在促进行业更稳运行上共同发力。七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20年,钢铁行业将组织研究并推动在钢铁产能集中且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实施错峰生产,促进环保分类管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反对以任何理由对合规生产的钢铁企业实施无差别的频繁停限产。宝武重组,打造了中国的世界级钢铁航母;重组后的建龙集团规模扩大、布局优化、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地位进一步提高。三是钢铁制造智能化发展迅速。中信特钢(23.540, 0.00, 0.00%)重组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特钢龙头企业集团同时,通过减量置换进行装备升级,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和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2020年,协会将组织研究并推动在钢铁产能集中且环境负荷过重地区实施错峰生产,促进环保分类管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反对以任何理由对合规生产的钢铁企业实施无差别频繁停限产。
据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已有一批钢铁企业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并取得突破。建议推行以控制排放总量为基础,以差别化管控为导向的错峰生产,限制落后,保护先进,促进整体环保水平提升和稳定、有效益的生产。
协会一方面要组织开展环保对标和超低排放改造经验交流,同时,将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减产、停产一刀切,统筹超低排放政府支持专项资金,加大环保技术补助资金投入。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钢铁行业在环保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但总体还有差距。
记者13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2020年协会将推动差别化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加快推动超低排放改造,促进环保分类管控方案进一步优化同时,通过减量置换进行装备升级,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和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
建议推行以控制排放总量为基础,以差别化管控为导向的错峰生产,限制落后,保护先进,促进整体环保水平提升和稳定、有效益的生产。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2020年,协会将组织研究并推动在钢铁产能集中且环境负荷过重地区实施错峰生产,促进环保分类管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反对以任何理由对合规生产的钢铁企业实施无差别频繁停限产。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钢铁行业在环保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但总体还有差距。协会一方面要组织开展环保对标和超低排放改造经验交流,同时,将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减产、停产一刀切,统筹超低排放政府支持专项资金,加大环保技术补助资金投入。
记者13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2020年协会将推动差别化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加快推动超低排放改造,促进环保分类管控方案进一步优化。据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已有一批钢铁企业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并取得突破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19年全年汽车产销数据,2019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但中国汽车产销连续11年蝉联全球第一。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持平或微增,加上特斯拉预计的10万辆销量,今年新能源汽车预计120万辆左右。
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具体来看,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新能源受补贴退坡影响,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基础供应保障方面,能源、电力等央企对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实施阶段性缓缴费用,缓缴期间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将指导相关央企及时主动加强沟通,依法依规通过采取延期履行、修改部分合同条款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近期中央企业承担的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工程项目密集开工复工。中冶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千方百计解决用工、材料、交通等难题,复工复产率持续提升。
连日来,中央企业按照分区、分行业、分类、分项目原则,详细制定全面复工复产方案,推进复工复产时段化、差异化、精准化,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率先复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央企业全力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工作,引领带动上下游其他企业复工复产、协同发展,为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注入了新动力。